生物质颗粒的制作原料包括日常固体废弃物(如木屑、秸秆等)和特殊种植物或林木等。不同的原料在生产上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选择生物质颗粒原料时,需要考虑到多种不同的因素。
01
原料的可获取性
选择建筑、木工厂、造纸厂等场所的废弃物,可以有效降低原料采集成本。同时,收割农作物渣滓和利用林地中落叶松和衫子松这样的商业树种而非用于其他目的的树木来生产颗粒,也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方法。
02
原料的尺寸及湿度
原料的尺寸通常会影响成品颗粒的大小;而湿度则会影响原料本身的密度和能量效率。如果原料的尺寸和湿度不合适,就必须经过破碎和干燥等额外的工序来达到要求。
03
原料是否易于压缩
压实后颗粒的密度决定了质量的好坏。作为原料,要想压缩成高质量颗粒,就需要选择易于压缩的原料。木材和烘干过的秸秆通常都比新鲜的作物残留物容易压缩。
04
原料的种类
不同类型的原料在处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软木颗粒比硬木颗粒更易于被压缩且更具吸水性;秸秆颗粒则需要经过特殊处理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生产商还需要考虑成本、产品价格、目标市场等多个方面来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以实现更有效的原料选择和处理。综合来看,细心的选择与处置原料对于制作高质量的生物质颗粒是至关重要的。